三个模式

“寿光模式”思考与启示

发布:潍坊慧三浓职业培训学校 | 时间:2021-03-28 15:41:33 | 已有人阅读分享 :

·“寿光模式”认知与思考


·始终与政策紧密结合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好地抓住了国家的政策机遇,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不仅保证了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始终与市场紧密结合

寿光在发展蔬菜产业之初,就把市场建设放在重要位置。1984年建起了占地17亩的蔬菜批发市场,2010 建设了占地3000亩的农产品物流园,实现了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的上档升级。  


·始终与科技紧密结合

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之路,也是一条不断运用科技推动产业升级的路子。聘请了中科院13名院士与专家任农业科技顾问,与46家省级以上科研单位和院所进行合作,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始终与金融紧密结合

寿光一直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上不断探索创新。1989年制定了提供贴息贷款等金融扶持政策2010年率先开展了蔬菜大棚抵押贷款,2015年率先打造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贷款为主要内容的“寿光金融创新模式”

 

·始终与农民紧密结合

始终把提高农民素质、培养职业农民紧紧抓在手上,开展了30万农民科技大轮训工程,目前全市技术农民达到2.5万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始终与党建紧密结合

根据农村党员分散在蔬菜加工、流通、中介等产业链不同环节上的情况,把党支部建在了产业链上,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寿光模式”对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要尊重和引导好农民的创造精神

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产业,根本在农民。必须着眼农民、关注农民,解决好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 


·要把农民增收致富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

“寿光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农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受益,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产业发展与农民富裕的统一。 

 

·要聚焦特色产业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寿光模式再次证明,蔬菜产业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产业,但运用改革、市场、科技等手段,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县域经济连续几十年来保持快速发展。

 

·要抓准抓牢产业振兴的关键环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靠眼睛向上要资源、要资金、要政策,关键在于激发市场的动力和热情,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